7月1日-8日,校团委“Firefly”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上长治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校地共建、理论宣讲、墙绘创作、企业调研及保护母亲河等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演绎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校地共建聚合力 双向赋能促发展


为持续深化做好校地共建联建,推动在校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长,校团委与上长治村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双方将依托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举办文艺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为地方发展注入智力支持,促进校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理论宣讲接地气 政策精神入人心

“大家知道‘乡村振兴’离我们有多近吗?咱们村的特色种植、村貌美化,都是振兴路上的生动实践……”在村口榕树厅,队员们用方言结合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民生政策。现场群众表示:“这样的宣讲不枯燥,道理讲得透,我们愿意听、记得牢。”
墙绘添彩美乡村 艺术赋能焕新颜




在上长治村主干道两旁,队员们正忙着为墙面“穿新衣”,一幅幅融合乡村产业、民俗文化、时代新风的墙绘作品,从构思设计到落笔完成,团队用7天时间绘制墙绘88幅,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让老旧墙面变成展现乡村魅力的“文化窗口”,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色彩。
企业调研拓视野 产教融合探路径


活动期间,实践队先后走访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长之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锦源纺织等企业。通过实地参观生产线、与公司负责人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运营、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情况,探讨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的衔接、校企合作模式等,进一步打通“课堂学习”与“行业需求”的连接通道。
守护母亲河生态 绘就乡村宜居画卷

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实践队沿起步溪上长治段河流开展生态保护实践,通过清理沿岸垃圾、布设环保警示牌,向村民宣讲“河长制”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引导村民养成“爱河、护河、节水”的良好习惯,用实际行动守护乡村的“绿水青山”,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既检验了课堂所学,更强化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展现了新时代闽科学子的风采。”实践队指导老师、校团委副书记黄俊敏表示,“Firefly”暑期实践队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乡村振兴”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绽放光彩。
(校团委)